返回主站 科室导航
主站

守护高龄老人健康,穿针引线重获“心”生

发布时间:2025-03-20 作者:李保银 浏览量: 字号:【大】【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高龄患者手术风险大于常人,被视为手术的“禁区”。近日,市六医院金山分院心内科收治了两位93岁高龄患者,勇闯“禁区”,治愈患者病痛。

葛老伯27年前在外院植入心脏起搏器,期间已更换2次,2020年更换时,发现原起搏的电极磨损,遂改为左胸部重新植入起搏器,之后便住进了养老院。近几个月,老伯与家属发现起搏器囊袋部位出现明显红肿、触痛,在外院经过2周抗生素治疗无效,于是来到市六医院金山分院心内科就诊,通过查体诊断为起搏器囊袋感染。

起搏器囊袋感染单纯通过药物治疗不可治愈,且细菌入血可能导致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拔除整个起搏系统,但电极拔除是一项风险较高的有创操作,对于一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超高龄患者,难度系数更升一级,家属也非常担心。

心内科主任潘晔生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迎难而上,行起搏电极拔除术,拆除葛老伯身上的“定时炸弹”。手术历时1小时,潘主任运用多种工具,成功将感染的起搏系统全部移除。但由于患者高龄,囊袋积脓并伴大量组织坏死,清创术后出现伤口愈合困难,在普外科副主任沈忠及护理团队的换药护理指导下,老伯终于痊愈出院。

起搏电极拔除术难度大、风险高,主要分为直接牵引拔除、锁定导丝+激光鞘/机械鞘、抓捕器等方法,由于起搏导线长期固定于血管和心肌内,导线周围常常发生组织粘连,拔出过程中可能发生血管撕裂、三尖瓣损伤、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上海只有个别医院常规开展此类手术。潘晔生主任带领团队成功完成此例起搏电极拔除术,为市六医院金山分院救治心血管疾病患者开拓了新思路、新道路。

陆老伯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轻中度老年痴呆,长期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病当天突然出现胸闷、气急伴意识不清,社区查心电图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26次/分,并出现AS综合征,立即与市六医院金山分院联系,畅通绿色通道,上转至金山分院心内科治疗。

潘晔生主任带领团队给予临时起搏植入,老伯的病情稳定了,但心跳完全靠起搏器工作,且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如采用静脉麻醉或插管麻醉,出现呼吸道并发症风险大。经过仔细评估、慎重考虑,潘主任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手术方案——植入双腔无导线起搏器,避免了导线、囊袋相关的各种并发症。术中将无导线起搏器通过递送系统直接植入到右室室间隔部位,一次释放成功,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经测试各项起搏参数理想,陆老伯的心率即刻恢复正常。

后经一周治疗,陆老伯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下转”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接受治疗。“感谢潘主任和金山分院心内科团队,挽救了老人的生命,现在老人状态很不错。”陆老伯的儿子感激连连。

金山北部区域高龄老人多,老年退行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非常高,市六医院金山分院心内科潘晔生主任带领的起搏电生理团队经验丰富,近两年来,已为10余名90岁以上超高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并且根据不同病情采取三腔起搏、无导线起搏、希浦系统起搏、胸大肌下植入等个体化治疗方案,术后均恢复良好。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友情链接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健康路147号 邮编:201599 Copyright © 2018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9038184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