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医服务 > 健康教育

世界孤独症日:用爱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4-04-02 作者:吴跃进 浏览量: 字号:【大】【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4年4月2日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世界孤独症日”的主题是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愿你我携手走进星星的世界,共同关注和支持孤独症患者和家庭。


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与自闭症同义,是一组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

1943年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报道儿童孤独症。对于孤独症的发病原因,至今医学界仍无法明确,比较公认的观点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

孤独症孩子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那是因为他们在沟通交流方面似乎有着一套不被常人所理解的来自遥远星球的思维模式,孤独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许多孤独症孩子来说,孤独症将伴随一生,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发现、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显著改善孤独症患儿的不良预后,所以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孤独症两大核心症状

1、社会交往障碍:社交缺陷的表现始于婴幼儿期,如不喜欢眼神接触,大人拿着玩具逗孩子时,孩子只盯着玩具,很少看大人;跟人不亲,不喜欢被父母抱,叫孩子名字时,孩子无反应;不会用手指指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会望向别人手指的物体;对他人不感兴趣,无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不能理解他人情感;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自言自语,说话时语句单调、平淡,缺乏感情,不会主动找人交谈,也不会向他人提出问题。

2、局限的兴趣及刻板重复行为:异常专注于某一事物,如有些孩子对车轮、风扇等旋转的物体十分痴迷,有的则对数字、路线图格外热衷,反而对正常儿童喜欢的物品,如玩具等不感兴趣。

反反复复做同样的事,拒绝改变,如反复开门、拍手、转圈等;坚持走同一条路线,所有物品都按照一定顺序排放。

 

孤独症早期预警“五不”行为标志

1、不(少)看:目光不与人对视。

2、不(少)听:听力正常,但对叫名字反应不敏感,9-12月龄对叫名字无反应。

3、不(少)指:不点头表示需要、不摇头表示拒绝、12月龄不用手指物,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

4、不(少)语:不会咿呀作语、发音单调;不会主动使用语言,不会用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要求,也不会与人对话。

5、不当(行为):兴趣狭隘,重复单一刻板动作;不喜欢被人抱或碰、对某些声音光线敏感;多在12月龄开始呈现只看玩具不看人,持续注视某物体,一个人看电视,重复玩一种玩具,不喜欢新环境,生活习惯小变动可致情绪大爆发,特别挑食,特别固执,特别易怒。

 

孤独症该如何治疗?

孤独症的治疗原则: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孩子出现了“五不”行为这些预警症状,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童神经科、精神科、心理科、行为发育科或保健科咨询,并接受相关的检查和诊断。

孤独症绝大多数是终身性疾病,目前基本没有治愈方法,主要靠积极干预进行教育训练为主,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让孩子拥有生存下去的能力是训练的最终目的,这种训练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孤独症的干预是一场持久战。

 

孤独症康复的核心在于家庭,训练孩子最好的老师是父母。父母可以通过学习相关干预知识,根据孩子的症状、缺陷以及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设计玩具种类、物件摆放、游戏类型、学习训练内容和活动顺序,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开展干预训练,最终达到“生活就是干预,干预就是生活”的境界,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孤独症患儿的“自闭”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友情链接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健康路147号 邮编:201599 Copyright © 2018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19038184号-1 Powered by 
华宇万户医疗